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报道 > 正文

行业报道

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发布时间:2024-01-23 09:27:33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0 字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采取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举措,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实现了口粮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各类考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强调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对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有以下思考。

第一,必须符合粮食安全的底线要求
粮食安全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人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一概念表明了粮食安全:一是要让“所有的人能买得到”粮食,这就要求粮食生产要保证总量,粮食供应要渠道畅通;二是要让“所有的人都能买得起粮食”,这就要使粮价稳定在一个合理的价位上,不能波动太大、价格过高;三是要让“所有的人任何时候都买得到粮食”,这就要求有必要的储备、必要的购销网点,不能说粮食丰收时买得到,粮食减产了就买不到;四是要让“所有的人有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即不论大国小国、富国穷国的人都应有基本食品的保证。发展高质量粮食产业必须首先保证粮食安全。
高质量与高端的关系。高质量是个相对的概念,高质量产品并不就是高端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既要保留适度普通粮食种植,满足大众高质量产品消费的需要,又要生产更多的优质粮油,开发高端产品,满足部分群体需要。只有生产、加工、供应多种类多层次的粮油品种,才能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高质量与健康的关系。要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从粮食生产着手,种植出无污染的粮食。也就是说好粮不是加工厂加工出来的,而是取决于原粮品质。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机制,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通过价格引领农民种优质粮,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反馈激励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
高质量与产业的关系。要科学引导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新发展理念,从粮食产购储加销各环节上加快转型升级,既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又要加强需求侧管理,引导科学粮食消费。一是以人为本,要以大多数人的消费需求生产粮油产品。二是量化标准,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现象严重,粮食产后烘干机械化水平低,农户储粮装具简陋,造成粮食损耗和霉变,要大力推进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生态化粮库建设,做到精准适宜地改造维护扩建。三是合理加工,低水平粗放加工和过度加工损失口粮资源150亿斤左右,有的健康营养的元素也被过度加工掉。另外,粮食消费环节浪费现象更是惊人,要加大粮食节约、减少损失的宣传和立法执法。四是科学引领,针对粮食的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环节的高质量要求,建设产业带、产业链,提品质、创品牌,从更高层次做到产业强、粮食安。
第二,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从粮食品质上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粮食有了更高的需求。过去粮食长期短缺,抓粮食安全主要是盯着产量,着重解决人民群众“吃得饱”的问题;如今人们更加关注粮食质量安全,消费需求转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所以,粮食产购储加销各环节都要从“吃得好、吃得健康”上追求粮食品质,从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现在是一个信息多元化年代,不仅要吃得好,更要吃得便利和放心,“吃得便利”对于供给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在产品物流配送、营销宣传方面应该更加注重便捷化、精细化,注重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开展产品推广、储粮知识宣传,定制个性化服务等等。利用二维码技术,做好产品生产流程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的标准化生产过程追溯,让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第三,必须构建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对世界也是一个巨大贡献,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既要吃得好又要吃得久更要吃得稳,必须加快构建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这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端牢中国饭碗,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选择;这是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需求侧改革与管理、做好做活粮食这篇大文章的有效途径。
完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一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方面为保证农产品的供给,必须守住耕地面积;另一方面,要保证耕地质量,解决耕地污染问题。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二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方面,要让种粮农民实实在在受益,真正提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如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机制、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范围,解决农民种粮的后顾之忧,加大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另一方面,要让收购粮食者有钱赚,建立有序的市场管理机制。三是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如水利、气象等扶持政策,扩大对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投资。
完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粮食收储连接生产和市场两端,粮食收储保障体系是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一是完善粮食收购工作机制。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储政策,统筹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严格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抓好托市收购;要认真落实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搞活市场流通。二是完善粮食储备机制。充足的粮食储备是保持市场供求平衡的基本条件,高质量的粮食储备是新时代加强收储调控能力的必然要求。不仅要完善已建立的政府储备、企业商业储备、居民家庭储备的多层次粮食储备体系,还要完善原粮储备和成品粮储备。不仅要保证数量,还要保证质量。同时要加强政府粮食储备管理,提高储备管理质效,提升管理标准,真正实现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确保关键时刻有优质的粮油拿得出、调得动、用得上。三是完善仓储物流设施。新时代的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要注重仓储设施的现代化、储粮技术绿色化、日常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和智慧化,大力推广应用横向通风、智能温控、仓顶阳光工程、气调储粮、恒准低温等先进储粮工艺,着力构建“互联网+”储备粮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应急保障体系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应有之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的粮食应急体系的有效运转,对加强市场调控,保障粮食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要强化价格预警功能。密切跟踪粮油市场动态,进一步强化粮油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监测分析。随时掌握粮油市场价格动态变化情况,才能够正确引导市场预期,避免价格波动带来不良社会影响。二要建立完备应急网络。持续推进粮食应急保供网络建设,保障关键时刻粮食调得动、买得到。要继续扶持和引领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和网点,真正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社区的及时、有效、长久应急保供网络。三要建立完善成品粮储备机制。各省会城市主城区成品粮油储备不低于15天市场供应量、其他设区市原则上不低于10天的标准,同时要建立动态轮换机制,保持品质新鲜,考虑成品粮不同于原粮,保管成本高,为了节省财力,又保证品质新鲜,可以建立与加工、销售企业联动机制。
完善粮食安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粮食地位格外重要,迫切需要有法律法规来 “护航”。目前,粮食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处于碎片化、职能交叉化,分环节监管的边界还不清淅,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积极推动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工作,形成以粮食安全为导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粮食行业组织、粮食经营者行为进行具体切实的规定和规范,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保障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必须调动多元市场主体积极性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大潮下,粮食的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要突破传统思维,适应新常态实现转型发展,要直面转型升级的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进入新时代,不能再靠吃政策饭生存,只有走向市场才能更好生存发展。最好选择就是发展粮食产业,按照“高端、数字、融合、集群、品牌”方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种、储、加、管、调”协同推进高质量的粮食产业发展。
高质量种粮。一是着力调整粮油品种结构。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深度融合,增添保持粮食供需总量平衡的后劲,加快粮食增产向提质导向的转变。二是着力扩大种植规模,改变种植品种过多,难以形成规模的问题。三是着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除严守耕地红线,严保耕地质量,严建高标准农田外,还要让耕地休养生息、开展耕地治理,保留生产能力。
高质量储粮。要着力推广绿色储粮技术,实施低温、充氮储粮,智能管理,加强物流通道建设,提升收储物流技术,完善供应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
高质量产粮。要优化粮食加工产能结构,指导产能结构布局,推广粮油产品适度加工。要引导规模加工,合理去粮食加工产能过剩问题。要提前谋划优质粮食工程,坚持粮食产业化发展,适应粮食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革和粮食消费需求加速升级的需要,加强粮食品牌建设,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带动形成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得实惠的良好局面。
高质量管粮。一是严格市场管理,严防不合格粮食进入口粮市场。二是加强粮食质量入库、出库的安全检验监测。三是建立粮油产品销售可追溯制度。四是尽快对粮食安全保障予以立法,提升监督检查法治水平。
高质量调粮。对实行粮食进出口配额管理的,要按照市场需要适时进行品种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调节好其他放开的粮油资源,构建更高层次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满足多层次的粮油品质需求,为城乡居民提供质量可靠、品种多样的粮油产品,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作者单位: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中路313号10楼

Copyright (c) 2009-2020 广东粮食行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100339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