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报道 > 正文

行业报道

董富胜:勇立改革开放潮头 创新粮食保障体系

发布时间:2018-12-05 16:44:10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33 字体:

 

勇立改革开放潮头 创新粮食保障体系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董富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粮人乘改革开放浩荡春风,充分发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全国率先进行一系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改革,冲破旧模式,创立新体系。经过40年艰难曲折的不懈奋斗,广东粮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初步创立了比较完善的粮食保障新体系,切实解决了广东年粮食总需求量4500多万吨(自产1300多万吨,缺口3300多万吨)的粮源,粮食供求从紧缺变为丰裕,保证了社会发展的粮食需求,满足了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确保了粮食安全。不仅为广东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省,变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也为全国粮食改革开放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勇立潮头 冲破计划经济僵化模式

    1979年开始,广东首先打破高度集中的粮食统购统销体制,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调减粮食征购基数,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粮食购销制。全省开放农村集市贸易,恢复粮食议购议销,实行多渠道经营。缩小统购品种和数量,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1983年取消涉外单位粮食统销,改为议价供应或市场调节。

    1984年,广东省政府决定在深圳特区率先进行放开粮油经营的试验,省对深圳市粮油管理实行“一包两放”,即对深圳市粮油调拨和财务指标实行包干,放开粮食和食油经营,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试验区。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政策的十项政策》,决定从1985年起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订购。同年2月,广东省政府发出通知,取消粮油统购,改为合同订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取消各种奖售粮。

    自此,粮食统购统销的僵化模式被打破。

敢为人先 实行粮油价格闯关

    1986年开始,广东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实行粮食购销价格联动改革,使粮食价格逐步向市场价格靠拢。

    1988年起,广东加快粮油价格改革步伐,率先放开食油经营。在调整提高粮食合同定购价的同时,大幅度提高粮食销售价,三级标二大米从每50公斤14.2元提到30元。1991年实行购销同价,并略有顺差,三级标二大米统销价由每50公斤30元调到45元,同时减少粮食定购任务,提高定购粮挂钩奖售化肥标准,使多年来被扭曲的粮食价格逐步与市场价格并轨。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有效作用下,粮食经济关系得到进一步理顺,购销价格严重倒挂的局面改变,粮食产销形势逐步好转,粮食供应进一步得到保障。

大胆探索 实行市场化取向改革

    经国务院批准,1992年,广东按照“计划指导、放开价格、加强调控、搞活经营”的原则,在全国率先进行市场化改革。同年4月,广东省粮食局印发《关于粮食购销管理体制改革后粮食供应管理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决定停止省通用粮票、流动粮票的流通,居民无需凭粮簿敞开供应。成为全国第一个停止使用粮油票证的省份,被评为“广东改革开放30件大事之一”。号称“中国第一票”、“第二货币”的粮票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以统购统销的粮油管理制度为标志的粮食计划经济的票证时代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开启。省政府决定,2005年1月1日起,全省率先免征公粮(农业税),增加农民实惠。

    广东的粮食改革引起全国的轰动,全国各地纷纷来广东参观、办班、学习交流。但也引起一些非议和争论,甚至有人说“广东带坏头”。但广东坚持解放思想,坚定改革开放不动摇,人民群众的“米袋子”得到了极大丰富。

储粮备荒  率先创立地方粮食储备制度

    在放开粮油经营的同时,广东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地方粮食储备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并随着发展的需要,储备数量逐步增加,品种逐步优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目前,全省储有足够半年的口粮。地方储备粮制度的建立,有效应对了1998年超百年一遇洪涝灾害、2003年初“非典”期间、2004年粮油价格异动、2008年初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抢购粮油风波,确保了社会稳定。

政企分开 营造良好的改革开放环境

    1996年开始,广东大力打破“大锅饭”体制,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粮食改革开放轻装前进。

    1996年,国务院决定按照政企分开、储备和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财务挂账分开和完善粮食价格机制的“四分开一完善”原则,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同年,广东粮食实行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分开两条线运行。1998年,广东实行以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农业发展银行收购信贷资金封闭运行、国有粮食企业顺价销售粮食和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从此,国有粮食企业的政策性亏损挂账得到了遏制,企业包袱减轻。

    200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全省全面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战略性改组和企业制度创新,切实解决粮食企业“老粮、老人、老帐”的历史遗留问题。“老粮”,实行政府补贴,限期消化;“老人”,实行分流转岗;“老账”,实行政府解决。经审计确认,1992年3月31日前的政策性财务挂帐,24.8亿元由广东省财政消化;1998年6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产生的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11.84亿元。除珠三角自行消化外,其他市县省政府从省级财政安排了4亿元,帮助消化挂账。2007年起,广东扭转了1996年以来国有企业整体连续亏损的局面,实现统算盈利,形成了符合广东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粮食流通新体系。

阔步向前 全面走向粮食市场化

    2001年起,广东按照“稳定生产能力,自主种植经营;取消定购任务,放开购销价格;规范市场管理,搞活粮食流通;政府分级负责,确保粮食安全”的思路,发展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全面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

    九十年代起,广东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指导思想,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高效率的粮食市场体系。

    2001年,省政府重点规划抓好中、高级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安排1亿元建设华南(广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同时,规划建设省、市、县三级粮食批发市场体系。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以广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以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为骨干,市县粮食批发市场为基础的粮食市场体系。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马兴瑞省长等历届省领导亲自带领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大型企业,到黑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粮食主产省进行产销对接。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发动国有、民营企业,凝聚全社会力量,组织企业赴省外、国外进行粮油经贸与装备技术交流合作。广东从1992起,不断巩固和发展与黑龙江、吉林、湖南、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广西、河南等多个粮食产区的产销合作关系。引导粮食企业到黑龙江、江西等粮食主产区投资、办生产基地、建厂、建粮库,收购、加工、储备粮食。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年均外购粮食3300万吨以上,粮油市场保供稳价成效明显。粮食消费价格指数年均较全国低0.4~1个百分点。省政府决定,“九五”时期起,围绕一系(珠江水系)三线(京广、广梅汕、广茂湛铁路沿线)选点布局,以散进散出为目的现代化粮食流通网络—“珠江粮食走廊”建设,开创了全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时代。1998年起,积极争取中央在广东建设国家粮食储备库。2001年,省政府拨款6亿元,建设50万吨省直属粮库。2015年以来,又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3.9亿元建库、物流设施。至2017年底止,全省累计投资80多亿元,新建现代化粮库仓容1600多万吨,已形成了以省直属粮库为核心、市县粮库为骨干、国家储备粮库为后盾,与国内东北、长江和西南粮食走廊相衔接,辐射华南、调控全省的现代化物流网络。

    积极推进多种经营主体共同发展。进入90年代,广东率先放开城乡粮食市场,粮食流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涌现了广州“8字店”、佛山“嘉惠”等一批粮油综合连锁店。越来越多的非国有经济成份参与粮食经营,尤其是民营、外资食品和饲料加工企业迅速发展,繁荣了粮食市场,满足了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粮油消费需求,提高了广大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获得感。同时,大力招商引资,通过资本融合、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模式,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规模和效益,形成了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齐发展的良好局面。2017年,全省纳入统计范围的各类粮油企业793家,年处理稻谷能力740万吨、小麦能力474万吨、油料能力1304万吨,食用油精炼能力438万吨。全省年产值2226亿元,其中国有企业9%,民营企业占52%,外资企业39%。2017年,全省加工类民营企业661家,占全省粮油企业的83.36%;年处理稻谷能力658万吨,占全省88.92%,小麦能力296万吨,占全省62.45%,油料能力667万吨,占全省51.15%,油脂精炼能力140万吨,占全省29.5%;加工业产值1157.52亿元,占全省52%。

依法治粮 大力加强粮食法制建设

    管理模式由行政管理为主转向法制化管理,全面实行依法治粮。1994年,广东率先实行粮食工作责任制和政府年度考评制度。199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落实粮食工作省长负责制的部署,广东全面实行“米袋子”各级政府负责制。2008年,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办法》,建立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度。

    2003年4月,省发展改革委(粮食局)印发实施《广东省粮食应急预案》,建立粮食应急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批示,要求“主销区都应有像广东这样的应急措施”。国家粮食局主要领导批示,将《广东省粮食应急预案》转发各省(区、市),在全国起到了引领作用。

    2004年,省政府颁布实施《广东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广东第一部粮食行政规章正式诞生,标志着储备粮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2009年,广东2003年启动的《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获得省人大审议通过,并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全国第一部系统规范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是全省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确保全省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开拓创新 促进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

    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粮食安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首次被写入了《国家安全法》。党中央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首次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重大突破性理论和作出“加快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决策、走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广东始终保持改革定力,扎实开展“深调研”,增强粮人“文化自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

    开展“深调研”,当好政府参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调研是成功之道。只有从“深调研”入手,听实话、察实情,才能研究剖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本质原因,把握改革发展规律,破解影响和制约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2013年,广东省粮食行业协会与广东国际经济协会受省发改委委托,联合撰写、时任省长朱小丹作序的《广东粮食安全报告·2011》正式出版发行。报告荣获2011年国家粮食局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填补了广东研究的空白。时任国家粮食局聂振邦局长、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白美清会长和专家评审组给予充分肯定,称赞“从全国各省区市来看,这样系统完整、有深度的粮食安全报告是很少见的”。2012年,广东省粮食局组织进行《广东与沿海销区粮食安全状况对比研究》、《广东主食产业化发展研究》、《关于完善广东省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研究》、《广东省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建设研究》等,为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政策措施提供参考,获得国家粮食局2012年度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树立粮人“文化自信”。粮食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广东历代粮食人都怀揣“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共济民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初心,孜孜不倦奋斗。这样的价值观,构成粮食人的独特精神世界。2007年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局)编辑出版、时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作序的《广东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纪实》,该书真实记录了广东粮食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鼓舞了粮人斗志。2009年,广东粮食行业协会编辑出版、时任省长黄华华作序的《广东粮人风采——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大型画册,2010年,广东省粮食局牵头出版《广东粮食60年》一书,分别系统回顾了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粮食工作的发展历程、重要成就和基本经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全省粮食深化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2014年,广东省粮食行业协会创造性地推出《广东粮魂》大型影视片和《粮食颂》主题歌,开创了以影视片和歌曲歌颂粮食、点赞粮人的先河,展现广东粮食人的风采,有力地增强粮人文化自信。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展产业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从“珠江水、广东粮”起步,为“广东制造”赢得市场和声誉,打造了“中国粮油物流加工第一镇—麻涌”、“中国粮油物流重镇——常平”和“中国优质丝苗米之乡—台山”等全国品牌。

    十八大以来,广东加快提质转型步伐,经营模式由传统型转向服务型。继续深入开展“放心粮油”活动、搭建超市、网购、电商等营商平台,一大批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成长起来。涌现了深粮集团、广州粮食集团、东莞太粮米业、东莞穗丰粮食集团、汕头粮丰集团、深圳市中泰米业、广东穗方源、广佛兄弟米业、广东白燕粮油实业、梅州稻丰、韶关“金友”和外资益海嘉里等大型骨干企业;造就了祝俊明、林俊波等全国知名企业家;打造了深粮“多喜米”、益海嘉里“金龙鱼”、中泰米业“泰皇米”、深圳春谷园“北田”牌大米、深圳东贸实业 “金竹”牌柬埔寨茉莉香米、东莞太粮米业 “米皇坊”牌大米、台山市粮食购销总公司“珍香”牌丝苗米-五星大米、湛江市源泰米业源泰稻米、罗定阿灿米、广东新粮实业“白菊”牌低筋小麦粉、佛冈明阳机械有限公司“立阳”牌5HDX—120低温循环烘干机等全国知名品牌,为新时代的“广东粮”招牌增添新的光彩。广大群众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放心粮油”。

     201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再次启动了新一轮国企改革,吹响了改革攻坚的冲锋号。深圳市粮食集团一马当先,2018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企业”。9月,深粮集团与深深宝资产重组项目获中国证监会无条件通过,开启了深粮集团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产业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发展的新征程,开创了粮食企业整体上市的先河,成为国内“地方粮食企业整体上市第一股”。

 

    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是粮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理论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粮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改革开放,是粮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立足国内、适度进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搞活流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举措;坚持粮食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搞好粮食储备、依法治粮,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

永不停步 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的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攻破。在改革开放新的征程中,我们一定要保持那么一股闯劲、冲劲,继续闯险滩、战恶浪,奋勇前进。一定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深入。一定要坚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秉承“求真务实,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共济民生”的广东粮人精神,永立改革开放潮头,不断开创现代粮食保障新局面。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努力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任,作出更大贡献!(2018.11)

 

 

(作者简介:董富胜,高级经济师,1999年被评定为“中国中青年商业经济专家学者”。从事粮食工作40多年,长期致力于粮食和发展改革经济研究及管理,历任广东省粮食局局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粮食行业协会会长、国家粮食局专家顾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等职。)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中路313号10楼

Copyright (c) 2009-2010 广东粮食行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10033975号